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   
设为首页 我要收藏
 
         
党建工作

团建工作

工会工作

先模事迹

先模事迹
 冠粤路桥首页 -> 团建 -> 青年文明号 -> 创号活动
青春铺坦途 热血铸辉煌

                                                 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  张晓红
 
  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路面摊铺组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先进集体。班组成立8年来,经历了各种考验,取得了令人信服的骄人业绩:1994年在广花高速公路二期工程中,率先使用大型滑模水泥砼摊铺机,创全国先河;1995年在深汕东高速公路建设中,创造了当时日摊铺沥青路面2.7公里的全省最高记录;1999年在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路面施工中, 创下“广东高速公路样板路”的辉煌战绩;在汕汾高速公路23标工程建设中,勇夺“中国公路运输工会优质工程奖”的桂冠,被誉为南粤路桥建设的“模范尖兵”。摊铺组现有队员52人。其中,共产党员8人,共青团员38人;本科学历15名,大专学历4人,中专学历28名。队员平均年龄不足27岁,35岁以下青年占96%,是一支政治觉悟高、文化素质高,冲劲十足、纪律严明、技术过硬、善打硬仗的队伍。
  这里是质量、安全的堡垒。多年来,摊铺组从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和机械事故,摊铺沥青路面平整度始终控制在0.55毫米以内,路面工程优良率达到100%。
  这里是青年成长的摇篮。自2000年以来,摊铺组有11人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7人成为机组的骨干,8人成长为独挡一面的项目经理。
  为了更好地推动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在上级团委的号召下,根据路面摊铺组青年比较集中的特点,自1994年起路面摊铺组开始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提出了“造一流路面,创一流业绩,争创省级青年文明号”的口号,以生产带活动,以活动促生产,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完善组织,建章立制,使创建活动朝着经常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为了将“创建”活动抓出实效,路面摊铺组从完善组织和健全制度入手,成立了由公司、分公司主要党政领导、团委书记、团总支书记、班组带头人和全体机组人员组成的创建顾问组、领导小组和青年突击队,制定了《青年文明号员工守则》、《安全工作规范》、《拌和楼操作规范》、《摊铺机操作规程》、《创号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的创建制度,健全的组织和制度为创建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围绕中心,抓好结合,把促进生产经营作为创建活动的出发点。 
  路面摊铺组围绕生产经营,把“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与劳动竞赛、争先创优、创新创效等活动紧密结合,极大地推动了施工生产。在广惠、开阳等高速公路劳动竞赛现场,争创“青年文明号”的旗帜高高飘扬,激励着每一位奋战在施工一线的青年突击队员。
  在施工现场,路面被灼热的太阳烤得直起白烟,一辆辆自卸车将高达170度的沥青混凝土倾倒在进料斗里,摊铺机准确地作业,压路机在烈焰似的路面上来回碾压。没有多少人会知道,在超过100度的高温路面上作业会是什么感觉,摊铺机和压路机的操作杆是烫手的,驾驶室里热浪袭人,常人连一分钟都不愿停留。然而,摊铺组突击队员却要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连续工作8小时甚至10小时以上。他们要将混凝土100%地摊铺、碾压到位,不允许有任何返工的机会。队员们轮流作业,往往前面的队员高温中暑倒下了,后面的队员立即补上。凡是到过施工现场的人都会被青年突击队员们那种忘我的精神所感动,就是凭着这种坚韧的毅力、顽强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成就了一条条“第一路”和“样板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他们先后完成了深汕东、106国道、电湛、广花、广珠、汕汾、普惠、西部沿海等21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任务,工程质量全部达优。
  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青年突击队更是发挥关键作用。深汕东水泥砼路面工程是摊铺组成立后接到的最艰巨的 任务。在工期短、机械设备不配套、人员紧缺的情况下,摊铺组克服重重困难,自行改装设备,创造了当时我省日摊铺路面最高记录。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台山段工程量大,工期紧,技术要求高,软基交验不及时,摊铺组队员在原项目总指挥陈之春的率领下,发扬艰苦奋斗、连续作战的精神,在外国专家不能到位的情况下,钻研摸索,使进口沥青洒布机及时投入使用,创出日摊铺沥青路面3.8公里的佳绩,三个月创产值一亿多元,受到业主“大干一百天”一等奖。
  三、立足岗位,勤学苦练,把培养技能精湛的综合性人才作为创建活动的落脚点。
  摊铺组广泛开展学技术练硬功活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师徒结对”等多种形式组织队员学习新技能,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公司多次邀请交通部院士、清华大学、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教授、高速公路路面专家对摊铺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在加强业务培训的基础上,摊铺组每年开展技术练兵、劳动竞赛等活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摊铺组还把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和操作程序、技术要求、作业标准印成小册子,队员们人手一册。通过以上做法,队员的技术业务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涌现出一大批业务能手和技术精英。林飞洪是一名老机手,经过多年的艰苦磨练,已对压路机了如指掌,仅凭车灯微弱的亮光,便能准确地判断出机器故障并及时排除。机长李大文练就了一手“自动感应,人工找准”的绝活,碾压路面一次成型、一次成优。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和红旗机手,1998年国庆作为劳模团代表进京交流。陈之春同志1998年被评为广东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进个人,项目经理徐加绛同志98年被评为广东省交通系统“两路一桥”建设先进个人,曾坚坚同志2001年度获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先进个人称号。摊铺组中历年受上级表彰的队员逾百人次。
  四、钻研技术,锐意创新,以优秀的科技成果提升创建工作的内涵。
  摊铺组在“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中以创新为动力,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活动,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路面施工技术居全国一流。在电湛高速公路施工中,在全国首创特大桥桥面连续摊铺、变宽路段套模施工两项技术,突破了被交通部列为特大桥桥面铺装的技术难题。在广花高速公路二期施工中,在全省率先获得一次性摊铺8.5米水泥砼路面成功,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广东省高等级公路滑模摊铺水泥砼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获省交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普惠高速公路施工中,成功研制了新型高渗透乳化沥青,使透层施工质量达国内先进水平;在沥青砼配合比设计中率先采用水泥作为抗剥落剂,为多雨地区防止沥青路面破坏及增加高温稳定性开辟了新路;同时,对两套大型沥青拌和楼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保证了“双粉同掺”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开创了全国先河。
  五、紧扣时代脉搏,抓好思想政治工作,为创建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摊铺组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高昂士气,得益于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他们坚持开展爱国、爱企、爱岗教育,用 “团结、创新、拼搏”的企业精神凝聚队伍,增强战斗力。摊铺组中的党员自觉做领航人,积极组织队员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召开 “抓施工,保质量,促进度”、“挑大梁,干大事,我为企业作贡献”等各类自我教育座谈会,鼓励青年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在公司重组过程中,摊铺组部分队员曾一度迷茫彷徨。摊铺组党、团组织及时开展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使队员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到公司改革重组洪流中,继续发挥青年突击队的先锋作用。
  班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最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艰苦工作做在先,关键时刻冲在前”是摊铺组“领头人”的真实写照,他们个个是铁打的硬汉,不为家事分心,不为后路操心,不为发财动心,一心扑在工程建设上。主任工程师曾坚坚由于工作繁忙,一个项目下来,三个月也回不了一次家。机长李大文爱护机械胜于爱惜自己的身体,每次施工后,他总是认真保养机械,检查有无“三漏”,这种工作作风已经保持了十几年。“尽管一天的工作很累,只有这样做了,心里才踏实。”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前场主管朱勇强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年纪轻,资历浅,但凡事都敢冲在前。拉毛机机长凌韬人称“不倒翁”,一天到晚围着拉毛机转,天天比着干,争着干,总是忙碌不停。还有只休2天婚假的后场主管杨胜辉,病倒了打一针又立刻跑回现场的项目经理杨传高……他们的榜样作用,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队员,青年突击队的荣誉和责任已深深地印在每一位摊铺组成员的脑海里。
  也许,跟一些权高位重的人比起来,摊铺组的队员们是很不起眼的“小人物”,但他们却把肩上的责任看得很重。他们说,我们的工作虽然不惊天动地,但却是惠及子孙后代的造福工程。也许,有很多人看不起公路施工这个职业,但摊铺组的队员却很热爱自己的岗位。他们说,像焊条只有在焊缝里才能实现自身价值一样,我们的价值在工地,只有在工地才能更好地体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创造价值。公路建设者四海为家,风餐露宿,被称为“游牧民族”,摊铺组的队员也常常自嘲:处处无家处处家,机在哪里就是家。面对生活的清贫、环境的艰苦和花花世界的诱惑,摊铺组的队员们没有动摇,在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中,他们打了一场又一场漂亮仗,在一条条延伸的高速公路上,用青春书写着壮丽篇章。
打印 | 关闭